miga🐒🐒

关于读和写,一份大佬云集的书单

有阅读习惯的人,普遍比较关注以下几个的点,即读什么,如何读和读后感。不知道大家在阅读时是否和我有一样的问题:在读完一本书后,对于下一本读什么而犹豫不决;在读书时追求阅读速度,而忽略了对内容的思考;读书的数量增加了,留下的东西却很少?


对于书的选择,在收藏了各种各样的书单后,我还是更偏向系统性地选择阅读文本,即顺着一条脉络去读,如按作家选择作品,按时期选择作品,按类型选择作品等。便于读完以后系统地归纳总结。


而对于后两个问题,所谓“读闲书”,不带功利性的阅读,并不等于没有效率和效果的阅读。虽然我也赞同“每天看书,可能会记不住什么,但在潜意识里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的观点,但花时间读一本书却读不起劲,读过的书再次回想,却忘了人物名字,甚至记不清故事情节,还是会觉得这时间花得有点可惜。


尝试了多种方式,发现【写】是一个辅助于【读】很好的方式。写的内容,可以是阅读时产生的任何感想,也可以是对于阅读中提到的知识点补充,也可以是读后感。在我看来,读和写,相伴相生。因为读而得以思考,进而写;因为写而反思,对于读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


回望2021年,在读过的50多本书里,有几本作家和作品赏析汇总的书,既可以作为系列书单供阅读之选,也对于以上提到的读和写很有启发,在此想分享给大家:


01

十二堂文学阅读课

这本书开启了我名著阅读的大门。由十二位名家挑选十二部经典作品进行解析,范围涵盖古今中外,是很好的名著推荐、阅前导读和阅后加深理解的作品。

十二位名家的解析各有风格,或对名著解析观点综述,赞同,或不赞同,任君自选;或对创作背景及创作经历介绍,让束之高阁的经典作品看起来不再那么有距离感;或对作品内容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读者对作品内核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并不会束缚读者自己的思考。

这本算是整个推荐书单的入门首选。十二篇讲解,十二本书,体量不大,阅读压力比较小。有时间的话建议按照这十二堂课去读原著,综合自己的读后感和名家讲解,会很有收获。


02

文学体验三十讲


在本书作者看来,“文学这东西是啥呢?不过就是表达一下情感,大家交流一下情感,体会一下活着是什么滋味。”


本书便是作者谈自己从文学青年到文学中年所读过小说的文学感受集。内容侧重谈文学感受,一共三十讲,囊括爱与孤独,人性与兽性、成功与失败,衰老与死亡……


非常赞同文中关于阅读的一些观点:


对于文学的功效:文学在给人带来负面情绪的同时,也会帮你处理很多负面情绪;文学关心失败者,关心个人的困境,予之安慰,予之生活的稳定感;“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看看人的处境,感受细腻一点儿,心灵丰富一点儿。”


对于如何阅读、如何谈感受:尊重价值多元,尊重“异己”,不以“三观正”为标准评价作品;透过表面往深处看;警惕简单,拒绝套话,多思考,多感受。


在这在这个越来越多人把阅读看作是一种功利进取的时代,这本书提醒人们,阅读也是一种陪伴与自我调剂。本书写于2020疫情期间,按作者自己的话来说,这本书可能不能让人对文学有系统地认识,但可以带领大家重回讲故事的状态,陪伴人度过一段孤独的时光,获得一些安慰。


03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本书是许子东老师在参考众多权威榜单基础上,以中国社会各阶层关系为线索,按作品发布先后顺序梳理的百年中国小说史。时间横跨20世纪整个百年,详论“晚清时期”、“五四时期”、“革命时期”、“80年代至今”中国文学四个重要阶段。所选篇目,起自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末至2006年刘慈欣《三体》,中间包括鲁迅、冰心、矛盾、沈从文、巴金、老舍、张爱玲、王蒙、钱钟书、汪曾祺、阿城等众多一流作家代表作,既论述小说文本、也探讨文艺理论、流派思潮和作家生态,是一本了解20世纪百年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文学评论作品。


本书对作品的探讨介于学术研究和主观评论之间,对于文学理论、流派思潮的补充,丰富了理论基础,而作者的主观评价,又增强了文本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在每一章中,我们既可以了解中国优秀小说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从微观角度看到作品的闪光之处;也可以把作品放入时间洪流中,从宏观上看作品在文学脉络中所处的位置。本书是一根线,把散落的中国优秀小说串联起来。从书中种草作品,所读的不再是一个个零散的故事,而是时代篇章中的一个章节。


对于写作,这本书中列举了很多优秀作品的出彩段落,分析其语言风格,细品优秀之处,对于我们写作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04

巴黎评论


这是自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选取的六十位作家访谈记录集结而成的四本书。内容是国外优秀作家谈作品、谈创作的一手资料。

书中不乏作家本人对于自己作品、他人作品以及文学、艺术、政治的探讨,也不乏对作家生存状态及创作状态的呈现。其中,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几乎每位作家都会谈到自己是如何写作的,而他们对于写作方法的分享可以供我们借鉴,以解决我们在写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对于写作过程中遇到没有灵感的问题:海明威的解决方案是总是写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地方停笔,下次提笔就能知道如何写下去;


对于写作前拖延症的问题:E.B.怀特的看法是:“拖延对于作家来说是很正常的。作家就像一个冲浪者——他会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完美浪潮的出现。拖延是他的本能……把一些东西变成文字前我倾向于先让它们在我的脑子里蒸腾一阵子。我会来回地走,一会儿把墙上贴的画拉拉直,一会儿把地板上的地毯拉拉直——仿佛只有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排成队,都达到完全真实的状态,我才有可能在纸上创造出一个世界。”

对于长篇写作压力的问题:纳博科夫总是在卡片上写作,之后逐步誊写、扩写、重组,直到这些卡片变成他的小说;约翰·斯坦贝克的方法是忘了那四百页纸,每天只写一页就行了;写作尽可能自由自在,尽可能快,把一切一切都倒到纸上去,全都写上去了之后才检查或修改。


……


看完60位作家的访谈,可以看到,他们中大部分人写作时都会遇到和我们一样的问题,会有瓶颈期,会拖延,会一本书修改多遍,这些人并非都是写作天才,而推动他们成功的,更多是行动和坚持。这对于很多想要写东西而迟迟未动笔的人来说,是很大的鼓舞和帮助,至少,我们知道自己缺少的实际不是知识、才华、灵感,而是行动的勇气和坚持毅力,而对于后者来说,只要想,就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进。


此外,这本书中接受访谈的作家遍及欧洲、中东、北美、南美、日本,皆是世界文坛有影响力的人物,也不乏诺奖得主,从这些作家中选择作品阅读,是一条了解世界文学精髓的捷径。而在收录之外,大部分作家谈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福克纳,可以算得上“大师中的大师”,读一读这些人究竟在写什么,也不枉费一段阅读时光。


05

文学回忆录

这本书依据陈丹青先生听木心先生讲述世界文学史的五本听课笔记编汇而成。内容博古通今,中西兼容,以世界的眼光通览文学。


木心先生在开课引言中提到“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的回忆”。谈文学,他说“文学是人学”;谈希腊,他说“神话,是大人说小孩的话,说给大人听的”;谈宗教,他说“耶稣是天才的诗人,他是众人的基督,更是文学的基督”;谈自己,他说“我爱兵法,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每一课,所讲内容广博宽泛,中西相融,今昔对比联同自我感受娓娓道来。而除了讲文学史,有很大一部分谈的是木心先生自己对艺术、文学和美的理解与追求。透过文字,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天真、热忱、纯粹、真挚的艺术家站在面前,侃侃而谈。


《文学回忆录》与其他文学史作品不同的一点,在于木心先生的语言。木心先生说《论语》几乎是精炼的散文诗,而他本人的语言,亦是如此,简雅、有力,余韵无穷。这对于阅读来说,在了解世界文学硬知识(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文学意义等)的同时,更能启发对于文学、为人和生活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对于写作,木心的语言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而把话说到这种份上,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文学修为、艺术素养和美学追求。如何做到?木心先生说,“有一个制高点,看起来就很清楚。一览众山小,不断不断地一览众山小。找好书看,就是找个制高点。”言之有物,一言背后,是多年功,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还需不断累积。



2021年,我真正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平均每天读书1.5个小时,一共读了66本书,其中包括十多本大部头作品。


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实践下来觉得不错的读书方法:我喜欢同时读两本书。一本偏严肃,一本偏轻松。严肃作品,一次性读太多,太闷,阅读效果也不好,每天读一两章,足以,能更好理解吸收。读完严肃类,换一本可读性强的小说来读,一来保证了每天的阅读时长,二来也保持了对阅读的期待。这种阅读方式既可保证阅读的深度,也可保持阅读的乐趣,对于想尝试严肃阅读,又很难坚持读完的人,不妨一试。

对我来说,上下班的地铁,是很好的阅读环境。坐地铁闲着也是闲着,找一个角落,打开书,几十分钟一下就过了。读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缩短了回家的距离。


读书有什么用,已经有很多人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只要去读就会有所收获。2022年,不妨就带着以上几本大佬书单,继续在阅读中启程吧~












评论

热度(4)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