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a🐒🐒

丰乳肥臀:一曲献给母亲的悲歌,一段满纸“吃人”的故事

莫言在诺奖获奖致辞中说自己是一个来自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农民的儿子,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于是,莫言笔下的故事便从这片文学故土中乘着书页翻飞而出,把这片土地上的残酷与浪漫、卑鄙与高尚、渺小与伟大、讽刺与悲悯带到世界面前。


在《丰乳肥臀》里,莫言笔下勾勒出来的高密东北乡,是一片乡土,亦是一座家国。在这片充满血与泪,混杂着爱与恨的土地上,记录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与不屈,一个家族的繁荣与衰败,以及一个民族的苦难与变迁……

01 献给母亲


莫言在《新版自序》中说“此书不仅是献给我的母亲的,也是献给天下母亲的。”

这是一本献给母亲的书。书中的母亲,在战火中失去双亲,所幸被善良的姑姑一家养大,但最终也没能挣脱出畸形社会对生而为女的残酷要求:五岁裹脚,十六嫁人,结婚三年因未能生育受尽婆家虐待;不料丈夫无能,不得不打破道德伦理的桎梏多次借种,却又只生下七个女儿,越发遭到婆家轻视,直到第八次生产,才终于生下一个混血儿子。好不容易摆脱了生育之苦,炮火接着又来了,上官家的男人们死在了日本人刀下,婆婆成了寄身驴棚的行尸走肉,母亲自己惨遭凌辱却也不得不振作当家……


生逢乱世,日本人、鸟枪队、爆炸大队、还乡团接踵而至,土改、反右、文革、改革开放又一波接着一波的来,各种势力在东北高密乡这片土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母亲带着上官家的孩子们如同茫茫海上的漂流瓶任随历史的浪潮拍打浮沉,在战火、饥饿、天灾、人祸中,哺养起整个家族。“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当鲁璇儿成为上官鲁氏,成为九个孩子的母亲和七个孩子的祖母之时,她就如同一柄大伞,在风雨中守护着整个家族。她忍辱负重地养育起子女和儿孙,成全着女儿们的爱情和人生选择,承受着儿女的不堪与不幸,收拾着懦弱儿孙们留下的残局,在接连不断的变故中,在接二连三的噩耗中,岿然不动,坚如磐石。


但与许多传统歌颂的母亲形象不同,在上官鲁氏身上,勇敢与残酷共存,善良与软弱兼具,坚韧与麻木同在;那个含辛茹苦养育孩子、在炮火中挽救家族、在批斗中救起诬赖者、在饥馑年代胃中藏豆,吐血养子的形象与那个乱伦借种、打死婆婆、重男轻女的形象重合,这让上官鲁氏一直以来饱受争议。


我非常认同莫言自己的评价:“书中的母亲,因为封建道德的压迫做了很多违背封建道德的事,政治上也不正确,但她的爱犹如澎湃的大海与广阔的大地。尽管这样一个母亲与以往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差别甚大,但我认为,这样的母亲依然是伟大的,甚至,是更具代表性的、超越了某些畛域的伟大母亲”。


有人把上官鲁氏比作女版福贵。在我看来,虽然二者都从旧时代历经社会的动荡,遭遇无数苦难而来,但上官鲁氏比福贵多了几分对抗苦难的拼劲。与福贵面对一波又一波打击的逆来顺受、冷静和淡漠不同,上官鲁氏不惜乱了伦,杀了人,受了卖女之苦也要与这苦难的生活抗争几个回合。她忍受着常人难忍的痛苦做下所谓的违背道德或政治不正确的行为,何尝不是对吃人的社会无可奈何又声嘶力竭的反抗?这些行为的背后,何尝不包裹着对孩子、对生活、对生命无比炙热的爱?


上官鲁氏身上惹人争议的地方,并非人性中的恶使然,而是滚滚而来的社会的恶造成的。她不顾一切的反抗之举,正是她不屈生命之光刺破黑暗的挣扎;这其中几多被人诟病却又无法言说的无奈,正是黎民百姓生存的不易之处。由此,上官鲁氏身上有违道德的污点之处与她闪着母性光辉的伟大之处同样重要,它们共同凝聚成一个在混沌世界中坚强生活着的母亲、女性、遗世独立的人和丰满、鲜活而不屈的乡土精魂。

02 “重男轻女”与“弱男强女”的割裂


从上官鲁氏自幼裹脚,被迫嫁人,不顾一切生儿子的经历中,我们已经可以感知愚昧观念对女性深重的迫害。而事实上,整个《丰乳肥臀》故事都充满着女性的悲剧色彩。


故事从上官家充满讽刺意味的两场生育中拉开幕布。这天,上官鲁氏和上官家的驴同时开始了生产。而上官家的人,不约而同地认为驴的生产比人的生产更重要,于是纷纷丢下上官鲁氏,全部投入驴的生产之中。忙完了驴的生产,婆婆终于顾上了还在生产的人。鲁璇儿经历了九死一生,终于生下了龙凤胎,在上官家的屋檐下添了一个混血儿子,而上官家对此并无疑意,只是欢喜。


上官家对待上官鲁氏此次生产种种反常行为和态度的背后,只因为上官鲁氏此前经历的七次生产生下的全是女儿。来弟、招弟、领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上官家女儿们的名字和对上官金童金发碧眼的熟视无睹,昭示着上官家对儿子的渴望。“重男轻女”已然深入上官家的骨髓里,根植于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上,弥漫进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中。


鲁璇儿的姑姑对侄女好的方式是为她缠脚,给她找婆家嫁人,甚至找自己的丈夫为她借种生孩子;鲁璇儿婆家对她的要求就是生儿子,没生孩子是她的问题,生女孩也是她自己不争气,因为没生孩子,婆婆苛待她,生了孩子又因为没生儿子,无能的丈夫打骂她;而鲁璇儿自己,在遭受种种不公待遇后,还是会因生女儿遭到丈夫毒打而自责,还是会更珍视儿子而漠视同时出生的女儿;以至于鲁璇儿的女儿们,亦纷纷在各自的野蛮生长中为弟弟遮风避雨,直至纷纷零落……


受“重男轻女”思想支配人生的女人们,在身为“重男轻女”思想受害者的同时,也在不自觉中成为了这种思想的延续者。《丰乳肥臀》的篇名,是女性作为母亲属性的象征,同样也暗含着女性作为男性附庸第二性的象征。“女人生来是要嫁人的”,“女人生来就是生孩子的”,“女人天生就不如男人”,这些仿佛亘古以来就理所当然的话语串起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的悲苦命运。


而讽刺的是,重男轻女的上官家由上官吕氏一手支撑,懦弱的男人们死后,上官家的子孙由上官鲁氏一手养育,混乱年代,上官家唯一的香火靠着家中不受重视的女儿们一路保驾护航……无论是上官父子与上官婆媳的对比,还是上官金童和他同母姐妹的对比,这些毫无缘由被当成金钵钵的男人们在现实中似乎都显得软弱无能,懦弱窝囊,而生来就倍受轻视的女人们反而展现出非凡的耐力、担当和勇气。女性在生育和生存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与重男轻女思想之间的冲突,以及重男轻女观念与女强男弱现实之间的割裂,反映出几个世纪以来,中华大地上生育和生存状态的僵化和扭曲。而这种僵化和扭曲,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还只是冰山一角。


回想来弟的娇与浪,招弟的狂与媚,领弟的痴与爱、盼弟的执拗、念弟的纯情、求弟的倔强,以及想弟和玉女的自我牺牲,她们都带着女性的不羁、大胆、狂放和善良,在那个烽火连年、民不聊生的年代,匆匆走过短暂而充满悲情的一生。她们被无视的能力和才情、被“重男轻女”贬黜的人生,给人留下无尽的愤恨和遗憾。但好在这样的悲剧不再一成不变地在代际间重复上演,随着故事的推进,重男轻女思想在时代的洪流中多少被冲刷了些许。新时代女性的命运不再那么受到生育的压制,逐渐展现出独当一面的特质。且不论人物形象正面与否,无论是成了女老板的独乳老金、成了市长的鲁胜利,还是当家作主的韩鹦鹉老婆耿莲莲,与过去那个被人掌控命运的鲁璇儿以及随混沌局面颠沛流离的上官姐妹们相比,都获得了更加畅意的人生。这在满纸女性悲歌的故事中,勉强也算是一种向好的趋势吧。


03 历史细节的重量

  

当牧羊人司马大牙与“坐瓮而来,奇俊无比”白衣盲女在这片土地上相遇时,高密东北乡大栏镇的历史随之诞生;当上官斗和司马大牙组织“屎尿战”与德国人的刀枪火炮相碰时,百姓的惨叫和悲鸣与修建胶济铁路的铮铮钢铁声一同在东北高密乡土地上回响;当金童玉女历经坎坷呱呱坠地时,几十条村人的生命在日本人的炮火和刺刀下陨落……上官家族的历史伴着高密东北乡的历史生枝结蔓,上官家的子孙在时代的浪潮中大起大落。


时势造的英雄,在上官家比比皆是:日本鬼子时代,上官来弟跟着大姐夫沙月亮得势;国民党时代,上官招弟随着二姐夫司马库横行;土改文革时期,上官盼弟伴着鲁立人做官;改革开放后,鲁胜利当了官,司马粮发了财,韩鹦鹉走通了后台……然而,这片土地上的哀愁,在上官家亦挥之不去:德国侵占胶东半岛时,上官鲁氏失去了父母;日本侵华战争时,上官父子惨死刀下;解放战争中,招弟被流弹击中身亡,念弟被炸埋身荒野洞中;大跃进、反右、文化大革命时期,想弟因卖身为妓受批判旧疾复发去世,求弟因饥馑卖身换食生豆饼胀死;玉女不忍母亲呕血吐豆跳河自杀;改革开放后,司马粮因求婚不成跳楼殉情,鲁胜利因贪污受贿被处死刑……家始终与乡土、与国家紧密相嵌,人的命运始终对时代的风摇摆,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百年充满坎坷的历史,在上官家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中上演。


然而,历史却只记述宏大的事件,让后来的我们在时间中远眺过去时,只得到模糊的印象,这印象,只有一个模糊的色彩,一种单调的声音,一段缺少人情的叙述。在上官家的故事中,我们恰恰可以透过上官子孙的命运,一窥历史主旋律中所遮蔽的人的千姿和时代的百态。


当镜头放大聚焦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身上时,我们所看到的时代,完全颠覆了宏观叙事在人们脑海里放置的单一印象,展现出历史书上所省略的故事细节和人的多样性:血光劫掠时,拯救上官鲁氏生命的日本军医,让我们看到在制造满目尸骸、泯灭人性的人本军队中仍微微摇曳着的一颗仁心;战火蔓延中,抗日别动大队与爆炸大队的争锋相对,让我们看到一致对外的战线中也涌动着内部角逐的暗流;荧幕闪烁处,独立纵队突袭还乡团燃起的炮火,让我们看到高歌猛进的解放大幕上也溅落着几滴无辜的鲜血;口号震天日,批斗队伍中以德报怨的上官鲁氏,让我们看到在激情、狂热、妄想、狂想、极端炮制的白日梦里依然醒着的善良灵魂;改革开放初,死在欲望中的鲁胜利和司马粮,让我们看到在千歌百颂的新时代里也孕育着人性异化的陷阱……


同样,人性并非体现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而是体现在人与人的面对面中。在人的面对面中,好人有坏的一面,而坏人也有好的一面:从对垒中二虎相争的司马库和鲁立人,到功败垂成后一者败走一者英雄的司马库和鲁立人,再到左倾革命中英勇而来的司马库和见风使舵的鲁立人,原本应被书为罪大恶极的角色身上反而透出一股侠义,而应被书为英雄的角色反而成了见风使舵、含罪而死之人;从在院子里杀鸡煮狗的哑巴,到战场上奋勇杀敌被视作革命英雄的哑巴,再到战后强迫上官来弟的哑巴,蛮人有英雄的一面,但英雄身上也会有蛮横暴力的一面;从偷情借种的上官鲁氏、自卖为妓的上官盼弟,到吐豆养家的上官鲁氏、一心存下钱财帮扶家人的上官盼弟,再到被文革中批斗成罪大恶极的上官鲁氏和不知廉耻的上官盼弟,恶行有时并非恶性所致,生活所迫下,行恶的不一定是恶人……


其实,善与恶的距离并不那么遥远,正与邪的对立也不那么绝对。在历史细节处,我们才能透过概念,感受历史尘埃落在具体人身上的重量,看到前人及其所经历的生活的全貌。


这世上本就没有十全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同样,对时代批判与歌颂中也存在着瑕疵。我们在看到主流评判下所省略的历史细节时,这些细节片段固然无法撼动对时代的主流定性,但足以让我们在恶世中看到少数善意点起的希望之光,在盛世中警惕一味鼓吹可能造成的恶性结果。正如莫言在诺贝尔获奖感言中所谈到的“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的感悟一样,对于人,对于时代,永远不应该只存在一种声音,而历史的细节,让我们听见了不同的声音。


04 莽莽一生,何以为生


回看上官家的故事,这故事不算圆满,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我们一路跟随着上官金童,眼看几十年间,上官家从枝繁叶茂落得满树凋零。故事中,每一个人物的困境,每一个悲剧人生的终点,都让人生出一种深重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在上官斗和司马大牙身上,是在对抗德国人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反使村庄遭了难;在上官鲁氏身上是“我要做贞节烈妇,就要挨打、受骂、被休回家;我要偷人借种,反倒成了正人君子”;在上官家女儿们的身上是姐妹反目,连襟相杀,为了好好活着不得不出卖自己……


上官家前三代人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命不由己的社会。生在其间,不得不丢掉道德,弃置尊严,才能活下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上官家引领高密东北乡时局的人中龙凤,最终也都在走投无路中落得一个又一个让人唏嘘的下场。小说的结尾,上官家唯一剩下的金童在老乡的帮助下,将母亲葬在沼泽地边的草地上,即便如此,也还是遭到了公家人的刁难和猎鸟一行人喧哗的无视。当周遭的一切终于回归安静。故事最终在上官金童口嚼母亲墓前唯一的红花,满嘴血腥,精神迷离在对乳房的幻想中划上了句号。


“花朵为什么会有血腥味呢?


因为大地浸透了人类的鲜血。”

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有人把上官金童恋乳的意向解读为还未断奶的国人,在此,我想作另一番理解:上官金童眼中,这世间的食物皆恶心得让人反胃的,而母亲的乳房是代表纯洁、平和、自由、温柔的白鸽,母亲的乳汁则是不受病态社会浊气污染的伟大瑰丽的液体。由此,上官金童的恋乳绝食行为,可被视作不愿接受这浑浊病态社会的象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最初不愿接触世间浊物的上官金童,长大后还是成了奸尸的囚犯,后又沦为女老板情人和他人借以牟利的工具人,可见,人为了在病态的社会中生存,最终不得不变成病态的人:要么返祖成了不再有人情味的野兽,在人类社会中遵循丛林法则,占山为王,借势耍威,不惜血流成河、生灵涂炭;要么异化成了捞取权力、地位、金钱的工具,没有道德,不讲原则,不惜舍身逐利、贻害他人;而懦弱的上官金童啊,自纯洁中来,在浑浊的世界里迷失,最终又在追寻纯洁中归去。


上官金童无疑是病态社会下的牺牲品,他备受宠爱却又懦弱无能的一生是这样一个病态社会里千千万万挣扎着活着的人的共同叹息。而在这样一个悲观、残酷的故事中,莽莽一生,渺小的人又该以何为生?


我想,母亲上官鲁氏的一生算是对这个问题不屈而伟大的回应。


在这“人吃人”的病态社会里,在这片浸透人类鲜血的土地上,鲁璇儿顺从过、反抗过、恨过、爱过,在困苦下永不低头、在恶世间施予善意、在乡土沦丧中保持乡土,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纷繁的回归了简单,喧闹的回归了平静,人最终回归于了人,善良、坚强、虽然矛盾,但依然正直的人。




评论

热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