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a🐒🐒

项塔兰:万万没想到在一个逃犯的自白中读到这些


null
这是一个取材于现实的故事。

天赋异禀的格里高利本是大学中最年轻的哲学和文学讲师,而失败的婚姻却成了他昂扬向上生命的转折,他以毒品虚假的安慰来摆脱失去的颓丧,而又以抢劫来维持这份幻境。最终,在经历24次抢劫后,格里高利被捕入狱,19年的刑期横亘进他的生命。两年半重刑监狱的残酷拷打,让不堪忍受的格里高利最终越狱,开始了他的印度流亡之旅。


故事从主人公踏上孟买之地时开始,这段化作千页文字的人生,在诗意的氛围铺开成了一系列关于犯罪、贫穷、欺骗、忏悔、爱、友善、勇气和反思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不乏越狱、跨国逃离、偶遇爱情、贫民窟行善、再次入狱、受虐、吸毒、混黑帮、阿富汗参战等种种离奇的经历,也不乏作者回顾这段人生时内心的感悟。


很难想到在一个逃犯的独白里读到的满是对自由、爱、希望和善的思考。

让我们个跟随这样一个“在海洛因中失去理想的革命份子,在犯罪中失去操守的哲学家,在重刑监狱中失去灵魂的越狱诗人”,来到一座城市,偶遇一个女人,靠着一点运气,开启一段以疯狂和堕落为序曲,以救赎和顿悟为终章的旅程:


01这里是孟买


逃脱监牢,主人公林在朋友的帮助下来到了他下一段人生的落脚点——孟买。让我们跟随主人公的脚步走进孟买,自感官至经历一步步认识这个贫穷与富贵共呼吸、冲突与和谐并存、悲苦与乐观同生的城市。


null


首先,认识孟买,是从它的气味开始的。


“在我踏上孟买的第一步,在逃出监狱、觉得世界无比新奇的那一刻,有股气味让我既兴奋又喜悦,但我没认出那是什么气味,也认不出来。

如今我知道,那是与仇恨相反的希望所发出的、令人感动的甜美气味;那是与爱相反的贪婪所发出的、让人透不过气的酸腐气味;那是众神、恶魔、帝国、复活与腐败的文明所散发的气味;那是人们在这座城市里到处都会闻到的蓝色海水味,是机器的冷酷金属味。其中混合着六千万只动物活动、睡觉与排泄所散发的气味,其中过半是人和老鼠。那气味透着心碎,透着生存的辛苦奋斗,透着令人鼓起勇气的重大失败与爱。那是一万间餐馆,五千座神庙、圣祠、教堂、清真寺所发出的气味,是一百座专卖香水、香料、焚香、新鲜花朵的市集所发出的气味。”


气味透出孟买这座城的矛盾和融合之处:既文明又颓废,既神圣又凡俗,既开放自由又束缚压迫,让人既绝望又充满希望。


其次,是孟买的气候。

“孟买的热是不分昼夜的湿热。让人透不过气的湿度,使每个孟买人都成了两栖动物,每次吸气都吸进水汽。人们得学着忍受,得学着喜欢,不然就离开这城市。”这是一座充满个性和挑战的城市,人们要适应的绝不只有温度,还有它的狂野和残酷。

再次,是孟买目之所及的贫苦。


“之前在现代化的机场中,满是光鲜亮丽、有目的地的游客。才开出几公里,就是这些绝望、脏污的境况,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我当下觉得这里曾发生大灾难,而贫民窟是那些步履蹒跚的灾后幸存者的临时避难所。几个月以后我才了解,贫民窟的居民的确是灾后幸存者,迫使他们离开乡村沦落到贫民窟的灾难,乃是贫穷、饥荒和杀戮。”


孟买的贫穷,或者说印度的贫穷,首先是物质严重不足的绝对贫穷,其次是在这份绝对贫穷之上加筑的极端贫富对比的比较贫穷,这是一种让人身心受压的双重贫困。这种贫苦在孟买的土地上大肆繁衍,而孟买的独特性在于,对待贫困,它既无法遏制,也不试图掩饰,就让其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贫穷既是孟买的弊病,也是孟买的诚实和野性。


最后,是生活在孟买的人。


“人也是一大特色:阿萨姆人、贾特人、旁遮普人;来自拉贾斯坦、西孟加拉、泰米尔纳德的人;来自普什卡、科钦、科纳克的人;刹帝利、婆罗门、贱民;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教徒、佛教徒、帕西人、耆那教徒、泛灵论者;白皮肤与深绿色眼睛、黄褐色皮肤与黑眼睛;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面孔和轮廓。这是印度无与伦比的美丽之所在。”


孟买的包容,体现在它容纳着庞大的人口。千百个名族、千百种信仰和千百种语言在和谐的主基调下共存于这片土地。而认识孟买的关键,就在于认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形色各异的人。


孟买人大多是穷人,但在林的眼里孟买的穷人并不是人们印象中自怨自艾的可怜人。


刚踏上孟买,从机场里一位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侏儒男人送还“我”遗忘在机场的吉他,并拒绝接受报酬;到一路上连绵不断的贫民窟在激起“我”愧疚和同情时,贫民窟里生活的人却在认真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映入眼帘的每个人都在开怀大笑;再到下了机场巴士,普拉巴克带着一脸真诚笑容地应征成为“我”的导游……“我”经过和相处过的这些人,是构成了孟买人口大多数的穷苦百姓,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真诚、友善、淳朴和快乐,是孟买人共有的原生底色。


而在与普拉巴克的相处中,我们可以看见,孟买人身上与质朴、友善并存的精明、世故和圆滑。像普拉巴克这类人,他们熟知弄到各种违禁品的门道,了解如何贿赂警察,能够游刃有余地游走于灰色地带……但这些市井、狡猾和小聪明存在于孟买人身上似乎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是在这座充满自由同时也充满野性的城市里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技能,是艰辛生活在人们身上烙下的秉性。

原始的质朴遇到野蛮的生存环境锻造了孟买人性格中的矛盾:贫民窟里的居民可以真诚地接受一位白人入住他们的家园,将自己袒露给陌生人,也会在街上车祸发生时群体无意识地殴打制造车祸的人;黑帮成员可以不眨眼地杀掉仇敌,为了利益开展一系列违法活动,也可以在听到“bearhug”时真的送上一只熊给予拥抱,在真正触及道德底线的毒品和卖淫上竖起围栏;整个国家可以任由贫困在大地上蔓延,默认不公和腐败的正当存在,也可以接受周边地区难民和世界流亡人的涌入……


所以孟买是什么样的地方呢?


作者笔下的孟买,是脱离牢笼的自由之境,是寻欢作乐的放纵之所,是天堂和地狱的融合之处,也是生命的放逐和升华之地。孟买像一只穿梭在雨林的巨兽,有着粗糙丑陋的外壳和野蛮残酷性情,但同时也有包容万物的庞大和温暖人心的热血。


林巴巴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既原始、残酷又充满包容力和人情味的地方一一展开。


02 林巴巴在孟买的奇遇


null


来到孟买,林经历了一段精彩刺激、跌宕起伏的生活:

他成为第一个住进贫民窟的白人,利用自己的护理知识,成为贫民窟民众爱戴的医生;被陷害入狱,历经残酷地拷打和生不如死的折磨后被救出狱;被黑帮相中,与黑帮老大结交情同父子,成为孟买最大黑帮的核心人物;进入战时阿富汗,参与游击战争,在九死一生中回到孟买;经历挚友离世,在阴谋揭露后的残酷真相中陷入绝望,重投海洛因的泥沼几近丧命;在朋友的相助下成功戒断毒品,并为了保住黑帮的底线,参与帮派暗杀行动……

这些令人震惊、感动又为之担心的经历,串联成了一段离奇的人生和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些情节犹如大浪,每一次波澜起伏都让人为之惊讶,而在这些刺激的大情节浪潮之下泛起的三段涟漪,尤为让我印象深刻。


奴隶市场的小孩


在同普拉巴克带“我”参观奴隶市场时,“我”看着那些破烂帆布篷底下待售的来自西孟加拉邦的龙卷风灾区、奥里萨邦的旱灾区、哈里亚纳邦的霍乱疫区、旁遮普邦的分离主义战乱区的奴隶小孩和那些窃窃私语的买主,在心生愤怒和道德谴责的同时,也要在现实的无奈中克制自己,保持冷静:


因为“人生的惨痛经验告诉我,竭尽所能想改善情况,有时即使抱持最纯正的动机,也会适得其反。我即使拿枪回来扫射那处奴隶市场,大概还会有同样的买卖在那迷宫般曲折巷弄的其他地方另起炉灶。”


而普拉巴克也同样告诉“我”,“那些小孩若不是有幸来到人口市场,大概活不到今日……濒临饿死的父母看着自己的小孩陆续生病、死亡,因此见到这些人口探子就如见到救世主,立即跪下亲吻他们的脚,恳求他们买下一个儿子或女儿,好至少保住一个小孩……他们活着,那些男孩和女孩。他们是幸运儿。每有一个小孩经过这里的人口市场转卖到他地,就代表另有至少一百名小孩,受着难以言说的饥饿而死亡。”


在世界其他经济、社会保障条件更好的地方,买卖儿童无疑是最无可容忍的事情,而在八十年代的印度,在这样一个充满灾难、战争、饥谨、贫穷的地方,能被人口贩子相中却成了逃脱死亡的幸运。

这无疑是让人难以接受的真相。贫困似乎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将人类社会无法容忍之事变成了习以为常的麻木,在被压榨的低等生活状态中变得顺从和愚昧。

但其实也不尽然,正如文中所说,“有些事不是我们眼见为凭,甚至不能以我们的感觉为准,那是让人领悟光凭聪明未必能看透人世奥妙的一种真相,让人明白感受与现实不能混为一谈的一种真相。面对那真相,我们通常无能为力。了解那真相所要付出的代价,就像是了解爱所要付出的代价,有时大到无人愿意承受。那不尽然会使我们更爱这世间,但的确使我们不至于去恨这世间。而了解那真相的唯一办法,就是对别人说出真相,就如同普拉巴克告诉我的那样,就如同我现在告诉你们的那样。”


在毫无选择的情况下,在残酷生活挤压出的狭小缝隙中,贫民窟人民勇敢地直面残酷向阳而生;而林在看到残酷的这一面时,并非莽撞改变无法改变的现实,打破贫苦难民艰难获得的生机,而是在意识到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中与贫民窟人民一起承担起这份生活的残酷。在极度艰难的状况下努力向生,这又何尝不是对生活发起的一种挑战?直面残酷,揭露残酷,带着残酷的重负前行,何尝又不是对残酷进行的一种反抗?


人口市场所揭露的现实,向人展现出另一种伟大的生活的勇气,也展现出道德和善的另一面,让人对道德和善的理解产生巨大的颠覆。在现实中讲道德和行善举时,并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凡事勿被表象误,设身处地思考后的善举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行善之举。


一头叫卡诺的熊

关于这头熊的故事,在文中出现了三个片段:


相识:“在我的国家,朋友就会这样做,像那样抱住对方。”在林与阿布杜拉说起“熊抱”这个词几个月之后,两位训熊师带着一头熊出现在林的贫民窟,给了林一个真正的熊抱。


相助:在一个忙碌的夜晚,刚帮人处理完伤口的林又马不停蹄地被普拉巴克拉到了警察局,去帮助被捕的卡诺和它的训熊师。他们因不满另一伙人虐待一头熊而与之大打出手。最终,在林和普拉巴克的运作下,分开关押的训熊师和卡诺终于呆在了同一个囚笼。

再次相助:野生动物保护局出台“禁止虐待跳舞熊”的新政后,卡诺被野生动物保护局带走关进了笼子,两位训熊师一路跟在笼子外陪伴卡诺。熊和主人在笼里笼外相互呼应的哭喊声使得看管人不耐烦,打了两位训熊师,卡诺被刺激后撞开了兽笼与两位训熊师一起反打了看管人后出逃。城里贴出了通缉告示。而卡诺和训熊师来到贫民窟,束手无策的强尼只好找到林请他帮助卡诺和驯兽师出逃。最后,卡诺被伪装在象神雕像中偷运出了城,逃脱了野生动物保护局和警察局的追捕。


与卡诺的故事透露了人身上最为美好纯粹的一些东西:

“熊抱”献出了一份真挚的友情,因为它代表了,虽然我不懂你的世界,但我愿意尽我所能去让你快乐,虽然这是一份在误解之上的快乐,但真心无价。


警察局里的周旋,让人看到人对生命的尊重,深夜焦急奔走的普拉巴克,彻夜未眠解决问题的林,在熊的故事中同悲同喜的警察和囚犯,“养了熊就得爱它”的驯兽师,他们对待熊那种平等的态度,让这份尊重和爱超越了物种的界限,散发出人性最美的光彩。


而送熊出城,用孩童的方式帮助一头熊进行伪装,这是现实里的童话故事。人们相信并实践了“即使那是对熊的爱,仍应该予以保护。”用神的名义掩护一头违反“禁止虐待跳舞熊”政策的熊出逃,这个童话的背景设置或许是讽刺的,但人的付出却是无比美好纯粹的。


来自麻风病人的药

林在贫民窟行医,弥补了贫民窟医疗的缺失,但药物依然是紧缺品。为了缓解贫民窟的药品不足,林在哈德拜的帮助下得到了来自麻风病人的药物供应。

而麻风病人作为印度地位最为地下的人群,他们之所以能支撑印度药品黑市却基于一个残酷的事实:“麻风病人往往分不到有限的药物、绷带及其他医疗资源。为了活命,他们渐渐练就偷窃的本事,偷取他们用其他办法所无法取得的东西。由于窃术高超,偷来的药多到有剩余,他们开始在自己的黑市里卖药。”

“为自己偷到了可以苟活的生命,然后把生命卖给其他垂死的人”,这是麻风病人在底层社会生活的丛林法则,要么靠自己,要么被挤出世界。然而被众人放弃的生命,即使奋力的生活,最终或许还是会被生活辜负。这便是世界的可悲之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麻风病人在黑市提供的药,在被恐怖分子、渗透分子、分离主义者,不法之徒利用的同时,也在拯救着另一群贫苦百姓的生活,这又何尝不可看作一种生命的传递和底层人民的心心相惜呢?


03 一个逃犯的自白


null


林在孟买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画下一群人与世人不一样的生命状态,澄浸出情感的积淀,晕染出生命在迷失中的彷徨和寻找,最终勾勒出爱与希望的形状。


“我花了很长的岁月,走过大半个世界,才真正学到什么是爱、什么是命运,以及我们所做的抉择。”


“逃亡时,每一天都是人生的全部。每一分钟的自由,都是以喜剧收场的一部短篇小说。”初到孟买,林兴奋地享受着重获自由的喜悦。

而在认识了普拉巴克,与普拉巴克一同回到偏远的老家时,重获自由的新鲜退去后,林眼前的幻像才终于被掀开:

“直到我人在这里,在来到这个印度村子的第一个晚上,在恍恍惚惚飘荡于喁喁私语之上而眼中满是星斗时;直到另一个男人的父亲伸出手安慰我,把贫穷农民布满茧的粗手放在我肩上时;直到在这里,在这一刻,我才看到、感受到自己所加诸别人的痛苦,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痛苦、恐惧、愚蠢而不可原谅地虚掷人生。羞愧和哀伤使我悲痛难抑。我突然理解到自己内心有多么渴求、多么缺乏爱。最后,我终于了解自己何其孤单。”


羞愧的潮水在林的心中蔓延开来,醒悟过失后的林被孤单包围。而在之后的被爱和付出爱的经历中,在欺骗后的坦诚和堕落后的振作里,林最终也领悟了“爱”和“善”的意义,并从中找到了生活的出路:

他醒悟到爱和爱的责任让人生不再空虚,“我们的爱有时穷酸得一无所有,只剩希望;我们的哭有时慷慨得倾尽一切,却不流一滴眼泪。最后剩下的,就只是爱及其责任,悲伤及其虚实。最终那就是我们所拥有的,在黎明降临前我们要牢牢抓紧”,“爱是争取未来的方式”。

爱是一种宽容,“人要得到拯救,必然要用到爱……每一份爱的表现都是对宽容的承诺。人类生生不息,因为人类能爱;人类爱人,因为人类能宽容”。


他意识到爱不只是索取,更是付出,“刚开始,我们真正爱着某人时,最大的恐惧是心爱的人不再爱我们。其实我们该害怕与恐惧的是即使他们已死去,我们仍无法停止爱他们”。


人可以在爱中定义我们自己,“在某些方面,个性和身份就像由我们的人际关系所绘成的街道图上的坐标值。以所爱之人和爱他们的理由为参照点,我们知道了自己是谁,也界定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爱可以超越很多东西,包括宗教、种族,甚至物种,但爱也有限制,因为“狂热是爱的对立面”。


而对于善,林说,善并非等同于改变不幸,因为“人生的惨痛经验告诉我,竭尽所能想改善情况,有时即使抱持最纯正的动机,也会适得其反……这世上有些不幸的事,其实是在有人想改变时,才变得更加不幸……正如有时候割下最深伤口的,乃是和平。”

善也并非人的恒定特征,因为“人性的一大特色,就是人最善良的一面在危机时会被立刻唤起,但在顺境时,往往最难寻觅。”

善是一种慷慨,“这世上由信念所引发的诸多作为,最漂亮的莫过于穷人的慷慨。”


善可以成为一种救赎,“当我们为所做的坏事感到愧疚、羞耻,而愧疚与羞耻最后却消失时,拯救我们的,是我们行为的善。”


一个曾经犯下重错的人,一位越狱逃脱囚徒又卷入新的犯罪的人,从一份对爱和善的思考中,寻得了一条救赎之路:

“这就是人生,一脚往前跨一步,再来就是另一脚。抬起眼睛再度面对这世上的咆哮和微笑。思考、行动、感觉,把我们人生的小小后果,加进淹没世界再退去的善恶浪潮中;把我们如影随形的苦难,拖进另一个夜晚的希望里;把我们勇敢的心,推进新一天的光明里。怀着爱,热切追求我们自身之外的真理。怀着渴望,对获得拯救的纯净、不可言喻的渴求。只要命运继续等着,我们就活着”。


对于林来说,这才是他追求的真正的自由,这份自由,不只是肉体的逃脱,也是心灵的平和。是敢于承担爱和善良的责任,是敢于期待未来的生活。

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何尝又不是这样,在错误中沉沦,在痛苦中挣扎,在爱和善及其与之相伴的责任中看到生活的曙光。


04 不要轻易放弃生活,也不要就轻易定义一个人

铸成大错的林,走了千里的路,尝了无数的的苦,怀着不放弃的心,最终冲破了迷雾,获得了自我拯救的力量。他的故事,最终落脚于勇敢地继续生活下去。


他说:“每个人的心跳,都是充满可能的天地。每个人的意志,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我原本一直认为命运是不能改变的,在我们每个人生下来时就注定了,就和星体的运行路线一样永远不变。但这时我猛然意识到,人生比那还奇特、还美。事实上,不管人置身在哪种赛局里,不管运气多好或多坏,人都可以靠一个念头或一个爱的行为,彻底改变人生。”


林的经历给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即无论境遇再遭,相信人的力量,或多或少,总能赢得好的改变。

其实生活可以从任何时候开始,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那么轻易就放弃生活。

而在林的故事中,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人的多面性和可变性,这也是这个故事给我感触最深的一个点。


因为在现实生活的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凸显这样一种趋势:如果一个人好,人们似乎就不允许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存在;而一个人出了不好的事,人们就往往将其以前所犯下的或大或小的错误全部陈列出来,甚至联想放大,把这个人从此等同于“坏人”。

而在《项塔兰》的故事中,林,作为曾经的囚徒和逃犯,却能够比常人更加深刻地感受爱和善;强尼·雪茄,一个生于贫民窟长于贫民窟的人,却能在海边侃侃而谈对生命的深刻哲思;阿布杜拉,一个冷酷的黑帮杀手,也能为朋友送出“熊抱”的温馨地举动;卡拉,一个为黑帮做事的女子,却有着难以想象的悲惨过往;莉萨,曾经被困在周夫人皇宫深陷毒品的妓女,最终成了电影制作的合伙人,一个成功的事业女性……故事里的每个人都不只有一面,世界并非除了好人就是坏人,每个人都无法用一个词就被定义。


我不否认故事中诗意的语言和侠义的情节对人性的弱点和现实的残酷有美化作用,但正如书中所说,“正义不只在惩罚做错事的人,还在拯救那些人”,看到人的多面性和人在时间和经历中的成长,才是一个正向、健康的社会评价标准。

有时候,所谓“完美的人”和“坏透了的人”,其实是在偏激的言辞中,众人的崇拜或偏见下形成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人。而所谓的质疑和洗白,并非吹毛求疵或为错误狡辩,而是允许人的多面性存在,承认人会在时间和经历中产生变化。

我想,“项塔兰”意为“平和之人”,在今天看来,这既是对故事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林一个美好的的祝福,也是对现实中的我们一种善意的提醒。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评论

热度(6)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